拆個快遞真的等于翻一次垃圾堆嗎
2016-01-08 15:44:02 來自:四川報道網(wǎng) 編輯:向經(jīng)緯
四川報道訊 我國快遞包裝的標準,僅有2009年的《快遞封裝用品》國家標準,但只是一個推薦性標準,并沒有強制性,因此連擺設(shè)都稱不上。許多快遞包裝上,根本沒有注明生產(chǎn)廠家、原材料。
快遞包裝有許多種類。按材質(zhì)分有紙質(zhì)、塑料等,紙質(zhì)價格較貴,批發(fā)價一件接近1元。因此,人們收到的快遞,特別是包拯后代——“包郵”快遞,通常為塑料包裝。而塑料包裝也分很多層次,從顏色上就可判斷。
那么問題來了,哪種顏色的包裝逼格最高?
白色
快遞包裝中的貴族,標明由全新材料制作,大約0.25元一件,在普通快遞中基本絕跡。
綠、黃色
包裝為快遞包裝中產(chǎn)階級,一半是舊材料、一半是全新料混合制作,航空件偶爾可見。
灰黑色
快遞包裝里的屌絲,完全以“回料”制作,據(jù)說我國七八成快遞都用它進行包裝。
回料,是化工產(chǎn)品行話,即生產(chǎn)中的廢棄料或使用后的陳舊料,經(jīng)過重新加工后形成的材料,俗稱垃圾?;亓现谱鞯陌b袋價格便宜,1毛錢有交易??爝f網(wǎng)點屬于承包形式,包裝袋由店家自費,因此為節(jié)約成本,實現(xiàn)包郵,韻達、圓通、中通等絕大多數(shù)快遞網(wǎng)點都使用灰黑色包裝袋,只有順豐、EMS、聯(lián)邦快遞等不用它。
目前快遞公司采用的包裝袋通常是聚氯乙烯(著名的PVC),或者聚乙烯(PE)。其制作原材很復雜,多是化工材料、生活垃圾等再加工做成,最主要原料是舊塑料,它們成本很低,但可能殘留大量塑化劑、阻燃劑等有害物質(zhì)。
聚氯乙烯制作的塑料袋高溫下會生成塑化劑,臺灣食品幾年前已經(jīng)向大陸科普過塑化劑的危害,像干擾男性生殖系統(tǒng)發(fā)育、造成兒童性別錯亂,生殖器短小、性征不明顯等,甚至肝癌。
聚乙烯塑料本身無毒,但為了適合不同的使用范圍,常加入添加劑,它們在一定條件下易揮發(fā),也會產(chǎn)生有毒物。
廢舊塑料還存在一個問題,就是在第一次使用過程中可能已受污染。
之所以是灰黑色,是因為回收的舊塑料五顏六色,增加灰黑色最容易遮蓋原色。
快遞包裝袋上的膠帶中,也含有大量聚氯乙烯;不僅如此,快遞在包裝、運輸、中轉(zhuǎn)和送達過程中經(jīng)常被堆在地上,還可能沾染包裝者和周圍環(huán)境攜帶的細菌、污染等,進一步增加其骯臟度。
按國際標準說法:一件快遞包裝上的細菌,隨時可能比馬桶蓋、垃圾桶更多!
拆了快遞要洗手 包裝別丟身邊!
拆快遞的標準動作是怎樣的?據(jù)非官方統(tǒng)計,多數(shù)人都是先用指甲摳個洞,然后暴力撕開,迫不及待地鑒賞其中的“寶貝”是否合心意。部分奇葩,甚至用嘴咬開快遞!
事實上,這樣不但雙手和身體容易沾染細菌,而且快遞中的產(chǎn)品也可能受到污染。搬運快遞的人通常不這么做,他們會戴手套!
拆快遞的標準程序如下:
1、桌上墊舊報紙或其他紙張,快遞置于其上;
2、用剪刀或者鎅紙刀剪開膠帶,挑開包裝,取出快遞,戴手套效果更佳;
3、馬上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徹底洗手,然后再好好欣賞快遞中的商品。
另外,拆了包裹后快遞包裝要及時、合理清理到室外或者通風處,不要囤積在辦公桌周圍或家里。
因為廢塑料等物質(zhì)可能含有甲苯、甲醛,一旦在不通風的環(huán)境,這些氣體積累,吸入后會不利于身體健康。而且包裝袋堆積后,還有與其他成分交叉混合,導致細菌滋生的風險。